大部分的自闭症父母,都是由于孩子的语言问题选择就医,继而才了解自闭症。他们的最初的想法都是这样的——
“我的孩子就是不说话,如果会说话就好了”
“能让孩子叫声爸爸妈妈,付出多大努力都值得”
“我就是想来学习怎么教语言的”
……
好像孩子只要会说话,其他方面都好解决了。有的家长即使在了解了自闭症是一个权面发育障碍的事实之后,他们仍旧会把语言训练看的比任何其他训练都更为重要——不惜一切代价,不管方法是否恰当,甚至不考虑孩子是否具备了进行语言训练的基础条件。
父母听到语言障碍的孩子能够开口说话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切记的是,一定要了解孩子,了解语言康复的原则。
以下内容,献给所有想让孩子具备良好语言沟通能力的家长们,明白这些原则是让孩子具有良好语言沟通的前提与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工具。它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意愿,还能使他人对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是无论其有多重要都不过是供我们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已。假如我们不想与人交流的话,也许根本用不着言语。
为什么我们这么看语言特别是口语表达?我认为由于比较便利,每个人都想通过语言顺畅地互动,但是对自闭症儿童而言,语言是最难把握的手段。
那么怎样帮助自闭症孩子来掌握语言?
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的交往愿望,不管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都应给予相应的回应与奖励。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是愉快和必要的。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应该说什么样的话才是对的,怎么说对谁说等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产生主动语言。
自闭症儿童用语言沟通时,往往不考虑他人喜不喜欢倾听、不考虑他人听懂与否、不考虑对方回应、不考虑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总中断他人发言而无法围绕某个话题展开对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非社会化”,实际上就是自闭症儿童思维方式极度自我中心化。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表达能力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制约了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影响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家长在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往往重视语言形式,忽略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是没有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认知训练相结合。
走出这一误区需要家长关注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转变自闭症儿童自我中心化思维模式,发展自闭症儿童抽象逻辑思维,掌握事物内在关系并学会站在彼此立场考虑问题,在生活问题情境中锻炼自闭症儿童思维能力,并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中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
正常人群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纯文字沟通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是通过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比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身体姿态等)传递和获得并理解信息的。
有些语言本身不错的自闭症孩子在词汇量,语法和发音上,都给人感觉这孩子说话不错,但是接触片刻后却发现不对劲。
他们在交流时不能抓住非语言信息来调节谈话内容(如对方眼睛看到什么地方、对方脸上是否表现得不耐烦、是否有画外音说不要谈话题等),再加之他们对对方的话未必能听懂,因而也就不能启动并保持主题,也就不能做到一谈到底。
有这么一个读高一的大男孩儿,他妈妈跟其他家长聊天时,他一直把脸凑在妈妈脸前,不知疲倦地讲着中国各个省的省会,妈妈打断他,他只能暂停片刻,一会儿又过来讲。你能说这个孩子有语言能力吗?蕞多也只是能张口说话,而非交流。
因此,我们对孩子干预时要注重非语言能力的发展,多使用眼神、手势、表情来跟孩子交流,孩子的沟通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父母对自闭症儿童的过度关怀与照顾,让自闭症儿童在没有使用语言表达之前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失去了说话的机动。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需求被满足这一结果就使得语言的应用得以加强,进而促使人们对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更好的应用,人类的语言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和发展。
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自闭症儿童许多需求得不到语言使用时得到满足,即自闭症儿童丧失了语言学习与应用的可能。
走出这一误区要求家长首先将表达需求的机会交还自闭症儿童,然后向自闭症儿童传授语言工具。自闭症儿童往往通过自我中心式动作或发音表达其需求,而家庭则借助其对自闭症儿童这一不当表达的认知,给其预期的回馈,使其实现满足需求的目标,这无异于加强其不当非语言表达行为的训练,在日后出现同样需求时,不断传递其自认为“正确”的讯息。
那个时候,其他人却无法听懂了。所以,停止过度的照顾,让孩子用正常的语言方式提出需求,促发他们使用语言的动机,这样慢慢坚持,才会有好的结果。
在自闭症儿童的各项训练当中,只有语言训练无法借助外界的帮助,这就要求自闭症儿童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找到发音时的感受以及发音时的姿势。这个问题对我们而言非常简单,但是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就相当复杂了,他们要动员体内很多器官才能完成一次发音动作。
所以语言训练可算是一项辛苦而乏味的工作,儿童在接受训练时极易遭受挫折继而害怕语言训练。
有些家长在语言训练时更多的是采用“逼”的办法,不说出来就不行,根本不考虑孩子当时的情绪和目标设置的难易程度。有时强迫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有限的效果,但因此对以后的训练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语言的培养绝非只教孩子发一种声音,而是要帮助孩子体验运用语言所带来的功能与快乐。因此,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去看重每天每个阶段训练的结果,哪怕是在家或干预机构里,孩子们都会讲训练所需要的话,但是在社会上,如果他们不讲或不能正确地讲这些话,实际上也是毫无用处的。